0糖=无糖=健康?糖的"原罪",不止长胖这么简单!
admin 2023-08-23
天气渐热
又到了饮品销售旺季
为迎合市场
近年来不少饮品主要
以“无糖”、“0糖”、“0蔗糖”
作为产品包装的宣传卖点
有的一炮而红
有的打脸翻车
到底什么才算“无糖”?
“0蔗糖”是不是真的不含糖?
如何分辨?
什么是“糖”?
《食品营养成分基本术语》(GB/Z21922-2008)中规定“糖”是单糖、双糖的总称。食品生产中常用到的单糖包括果糖、葡萄糖等,双糖包括蔗糖、麦芽糖等。
果糖和葡萄糖是“糖”家族中成分最简单的一对单糖兄弟,其化学分子式(C6H12O6)相同,却有不同的化学结构。
其中果糖广泛存在于水果和蜂蜜等天然食品中,葡萄糖是动物和部分植物新陈代谢的中间物和主要功能物质。
一个果糖和一个葡萄糖结合在一起就生成了双糖里的蔗糖。
蔗糖是从甜菜和甘蔗中提取的天然食品,在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,白砂糖、赤砂糖、绵白糖、冰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。蔗糖在食品加工行业中应用广泛。
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经过一个糖苷键结合而成的。常被加工为麦芽糖浆应用于食品加工中,是常见的增甜物质。
这些“糖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食用这些“糖”加工过的产品会升血糖,并产生能量。所以糖尿病人及相关人群需要合理避免食用这些含“糖”食品。
如何分辨“无糖”、
“0蔗糖”食品?
可通过食品标签中的营养成分表判断产品是否为“无糖”或“0糖”食品。
值得注意的是,产品标签中标称“无蔗糖”或“0蔗糖”,并不代表产品不含有其他的“糖”,特别是配料标有水果、蜂蜜等成分,可能并不是真正的“无糖”。
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》(GB 28050-2011)中“附录C 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的要求、条件和同义语”规定:
"糖"含量“≤0.5g/100g(固体)或100mL(液体)”可称为“无或不含糖”,且其同义语可为“零(0)糖”。
对于声称“无糖”、“不含糖”、“零(0)糖”的,应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“糖”,并且每100g或100ml中含量必须标注为“0”。
为什么有些“无糖”食品
在口感上也是甜的?
市场上有些“无糖”食品在口感上有甜味,主要源于配料中的甜味剂。
甜味剂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两种,他们一般不参与机体代谢,不提供能量,而且甜度比“糖”要高很多。
我国允许使用的甜味剂有20种,不同甜味剂的差别主要在于成本和口感。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有:糖精钠、甜蜜素、安赛蜜、三氯蔗糖、赤藓糖醇、甜菊糖苷等。这些甜味剂都是可以代替“糖”添加在食品中提供甜味的。因此“无糖”食品也是可以有甜味的。
那么,含有甜味剂的无糖饮料就能“放心喝、不长胖”吗?与饮水相比,甜味剂在大脑中能产生兴奋作用,会引导摄入更多的高热量食物。所以哪怕是“无糖”饮料也别贪杯哦~
糖的"原罪"
不止长胖这么简单
经常过量喝饮料,特别是含糖饮料,将面临甜蜜中埋藏的健康危害。研究显示,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的危害包括增加患龋齿、肥胖、Ⅱ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风险。
当糖的摄入量超过了身体所需后,多出来的糖就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。这些脂肪为双下巴、蝴蝶臂、水桶腰、小肚腩和大象腿做出了卓越的“贡献”!除了身材上的摧残,相比正常体重的人,超重和肥胖的人更容易患上心脏病和糖尿病。
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,有研究显示:中国成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11.6%,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约为50.1%。
超过50%的Ⅱ型糖尿病
可被预防
想要避免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,除了及时进行科学治疗,在发病前进行预防和筛查也很重要。
国际糖尿病联盟(IDF)指出:超过50%的Ⅱ型糖尿病均可被预防!
保持正常体重
肥胖,是国人糖尿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,体质指数在18.5~23.9范围内比较健康。
调节饮食习惯
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建议,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,每天不超过50g。增加全谷物、果蔬、鱼等膳食摄入,减少红肉、加工食品、甜饮料及淀粉制食品的摄入,可以减低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坚持每周运动
经常定期进行至少30分钟强度适中的活动。需要增加活动来控制体重。
戒烟
吸烟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病的风险。
定期体检
45岁以上是糖尿病高发人群,特别是肥胖者、有糖尿病家族时以及血脂、血压高的人,更要及时排查。
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。定期体检,对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大疾病进行提前筛查,保障健康,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大的负责。
转载请注明来
辉景食品网,本文标题:0糖=无糖=健康?糖的"原罪",不止长胖这么简单!
本文地址:
/yingyangkepu/1154.html
- 上一篇:
- 下一篇: 肝癌最爱的 5 类人,快看看有没有你
- 热门文章
- 随机tag